全部选择
反选
反选将当前选中的变为不选,未选的全部变为选中。
华北
华东
华中
华南
东北
西北
西南
其他
取消
确定
招标专区
项目专区
数据市场
营销分析
增值服务
企业服务

文史风俗|左手月饼右手酒,连宵赏月夜听曲,来看看古人如何过中秋

所属地区:广东 发布日期:2024-09-14
所属地区:广东 招标业主:登录查看 信息类型:政策
更新时间:2024/09/14 招标代理:登录查看 截止时间:登录查看
咨询该项目请拨打:187-8889-8240
日升月落,亘古不变,而人却一代代不同。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人们总是会想着让这个佳节过得更有仪式感。那么,(略)络,甚至连电都没有的时代,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呢?
各式美食花样多
中秋之夜吃月饼,有专家考证,现代月饼的雏形应出现在宋代。至于月饼与“中秋”的结合,大致是从元明时期开始的。比如,明代田汝成所著的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记载:“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馈,取团圆之意。”可见,明代的中秋节不仅吃月饼,而且月饼蕴含“团圆”之义,人们还将月饼作为中秋节相互馈赠的佳品。
古代的月饼花样十足,明代还出现过一种直径二尺的超大月饼。明末的刘侗、于奕正在《帝京景物略》中记载:“月饼月果,戚属馈相报,饼有径二尺者。”“径二尺”说明月饼直径达到了六七十厘米。
到了清代,月饼的形制逐渐定型。清代美食家李化楠父子在《醒园录》里曾提过月饼的制作方法:外皮,每白面一斤配猪油四两,滚水四两搅匀,用手揉至越多越好。内面,每白面一斤,配猪油半斤,揉极熟,总以硬不软为度。才将前后二面合成一大块,揉匀摊开,打卷切作小块,摊开包馅,比如核桃肉一类的馅料,之后下炉熨熟。这原本是制作饽饽的方法,文中最后提了一句:月饼同法。
除了月饼,古人的中秋夜宴也需要其他的美食来点缀。比如成书于晚明的《酌中志》记载:宫中中秋八月十五日供月饼瓜藕,候月上焚香,即大肆饮啖,多竟夕始散。说的是皇宫里用月饼和瓜果祭月,然后再进行宴饮。古人中秋赏月,除了月饼,还必须佐以瓜果等美食。
具体有哪些瓜果呢?宋代的《东京梦华录》里倒是提到过一些中秋时节的瓜果美味:“是时螯蟹新出,石榴、榅桲、梨、枣、栗、孛萄(葡萄)、弄色枨橘,皆(略)。”说的是螃蟹、石榴、葡萄等新(略),作为赏月的佳品,在中秋家宴上是不可缺少的。
除了美味佳肴,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美酒。《东京梦华录》里对中秋的酒也有相关记载:“中秋节前,诸店皆卖新酒,(略)花头,画竿醉仙锦旆。市人争饮,至午未间,家家无酒,拽下望子。”宋代时,到了中秋那天,刚到中午,市面上的酒家的酒就基本上卖完了,不得不放下酒旗。
中秋晚会惹游人
中秋节的习俗和项目非常多,比如最为人们所熟知的,便是赏月。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
在宋代,中秋赏月之风更盛,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记录了北宋登临赏月的盛况:“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(略)玩月,丝篁鼎沸,近内庭居民,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。闾里儿童,连宵嬉戏,夜市骈阗,至于通晓。”这种能让人们昼夜不休的节日,除了春节,似乎也就只有中秋了。
在南方,人们还有观潮的习俗,比如南宋诗人赵鼎在《望海潮·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》中所提到的“双峰遥促,回波奔注,茫茫溅雨飞沙。霜凉剑戈,风生阵马,如闻万鼓齐挝”便是写的中秋观潮。
此外,有(略)甚至还办起了“中秋晚会”。明代中期以后,民间戏曲艺术活动非常繁盛。每年中秋,在苏州的虎丘山还会举行隆重的“虎丘曲会”,这是一种以演剧与唱曲竞赛为娱乐的民间节日。每年的中秋佳节,当时的文人雅士、曲词名家、专业艺人、百姓群众等都会自发地在中秋之夜聚集虎丘,吟咏较艺、竞技演唱。
这种曲会从明代中后期兴起后经久不衰。许多知名的文学大家都曾经慕名前往苏州参加虎丘的中秋晚会。比如明代的文学家李流芳,他还写了一篇《游虎丘小记》,对虎丘的晚会进行了记录。他提到当时苏州的百姓几乎倾城而出,晚会开始后,歌声乐声谈笑声充斥着整个山林,如此彻夜不息。但他也忍不住吐槽:“遂使丘壑化为酒场,秽杂可恨。”由于游人太多,人挤人,美丽的虎丘山也就成了酒场,实在令人遗憾。
其实,李流芳的吐槽也是情有可原的,因为虎丘的晚会并不是一台有着精密组织的完整演出,而是几百个团体一齐集聚在虎丘,各自为战,只为求个热闹。晚明的文学家张岱也在中秋之夜和朋友们前往虎丘凑热闹,他在《虎丘中秋夜》里便提到了:到了八月十五,全苏州的人们几乎全都聚集在虎丘这个地方。等到月亮升起来的时候,吹拉弹唱的地方有百十处,各种乐器大吹大擂,人们即便相隔很近也很难听到彼此的呼喊声。这样的场景下,人们自然无法真正欣赏音乐与演出,无非就是在中秋之夜里来凑凑热闹罢了。
直到深夜之后,游人渐渐散去,才逐渐能够开始欣赏演出。比如张岱就在夜深人静之时欣赏了一位男艺人的演出:“一夫登场,高坐石上,不箫不拍,声出如丝,裂石穿云,串度抑扬,一字一刻。”他高坐在石头上,没有伴奏,开始时声音如游丝一般,后来变得像石破天惊一样,抑扬顿挫,字字清晰。最后还评价:“使非苏州,焉讨识者!”要不是在苏州,哪能欣赏到如此高水平的演出呢?
中秋时节情意浓
中秋节定型于唐朝,盛行于宋朝,明朝清朝时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但实际上,在唐朝,不仅有中秋节,还有千秋节。话说唐玄宗在位的时候,把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“千秋节”。每年千秋节,唐玄宗、(略)(略)前举行盛大宴会和乐舞表演,与文武百官同乐。
但想必唐朝人庆祝中秋节与庆祝千秋节的规模应该只高不低。后来经历了安史之乱,诗人戎昱就在八月十五大发感慨:“忆昔千秋节,欢娱万国同。今来六亲远,此日一悲风。”(《八月十五日》)他在八月十五日这天回忆了从前的千秋节,那欢乐是沸腾的,万国来朝,普天同庆。谁知如今过节时,家人也难以团聚。诗人戎昱年少时遭遇安史之乱,所以他才会想到:“梨园几人在,应是涕无穷。”唐玄宗时代的梨园弟子,想必现在都已经凋零了,就算在,也要落泪吧。
可以看出,古人在中秋节,也容易睹物伤情,白居易在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中,留下了这样的诗句:“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”表达的是思乡之情。而清代的纳兰性德,则写过一首《琵琶仙·中秋》纪念的是自己故去的妻子:“记否轻纨小扇,又几番凉热。”想起曾经中秋夜的那些欢声笑语,不禁伤感起来。
当然,对大部分人来说,中秋节终究是欢乐为底色的。比如唐朝诗人皮日休曾在中秋佳节之际感慨:“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”(《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》)心情愉快的他将飘落的桂花看作是嫦娥撒下人间的。(邱俊霖)
转自:工人日报《工会信息》编辑部
热点推荐 热门招标 热门关注